ENGLISH|回到首页

科学研究
山东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青岛文学讲习班招生简章
时间:2025年09月05日 18:10 浏览量:

  • “茅奖”“鲁奖”得主授课

  • 文学期刊主编面授机宜

  • 涵盖诗歌、小说、散文、报告文学、儿童文学、网络文学、科幻文学、影视文学等各门类

  • 山东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名师尽出


项目概要

“文史见长”、知名作家辈出是山东大学重要的特色。王统照、闻一多、梁实秋、赵太侔、沈从文、老舍、杨振声、陈梦家等名家曾工作于山大。1980年代以来,杨争光、韩东、赵德发、周晓枫、方希、路也等从山东大学走出的小说家、诗人在当代文坛有着广泛的影响力。山东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立足于青岛,拥有雄厚的文学创意写作教育专家队伍,涵盖文学、影视等各个门类。同时邀请全国著名作家、主编参与本讲习班的教学。

创意写作是写作教学不断革新而形成的一种文学教育模式,它响应时代的召唤,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创新为动力,以交叉融合为路径,为建设创新型社会提供文化支撑。2024年,教育部发布《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简介及其学位基本要求(试行版)》,“中文创意写作”正式入列中国语言文学二级学科。更为重要的是,新潮涌动的“新大众文艺”,根本之“新”在于人民大众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深度参与文艺生产与传播,使人民成为文艺的创造主体和接受主体‌。这样的趋势也要求高校的创意写作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大众,为新大众文艺的兴起助力加油。

为了满足广大写作爱好者特别是文化产业领域从事创意工作者希望继续深造的需求,山东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依托其雄厚的师资和省内外作家资源,借鉴国内外创意写作的先进理念,面向社会开设非学历继续教育项目“山高海阔论华章----山东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青岛文学讲习班”。

讲习班课程安排“专题讲座”“经典研读”“主编与读者面对面”“文学现象解析”“写作工坊”等丰富的课堂形式,邀请曾获得过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五个一”工程奖、“国际格林儿童文学奖”的国内著名作家、编剧、批评家,一线期刊主编,山东大学特聘教授等一批优秀教师授课,精心打造课程体系,激发学员的创新意识,全面提升写作水平,力争推出一批重要的文学创作成果。


招生对象

1.文学爱好者:已经有一定写作基础,希望进一步提升自己创作能力的写作者。

2.新媒体产业写作者:包括自媒体人、公众号运营者等,需要掌握新媒体环境下的写作技巧,以吸引和留住读者。

3.艺术与文化领域从业者:如艺术评论家、文化策展人等,需要通过写作来推广艺术作品或文化活动。

4.各级学校的语文老师、写作课教师、“创意写作”学科研究人员,在校大中专学生等。


课程模块

1.专题讲座

徐贵祥:我的战争文学创作

周大新:创作:与生命同行

赵德发:在新时代走向大海洋

衣向东:作家怎样书写家乡热土

铁流:文学创作离不开生活的多样性

许晨:谈谈我的海洋文学创作经验

李浩:虚构就是力量

张金凤:散文创作入门

周安华:电影文体研究

朱自强:儿童文学创作谈

2.领读经典(线上课程)

“领读经典-文学史”系列3门课程,分别按照“古代文学,一个朝代一部经典”“现代文学,一个作家一部经典”“外国文学,一个国家一部经典”的脉络,层级渐进、循环深入,打造了一部以文学经典为核心、涵盖中外古今的“微型文学史”。领读经典-现代文学、古代文学荣获“国家一流本科课程”。学员可以进入网址,按照各自需要选读其中若干讲。

3.文学主编面对面

《十月》主编 季亚娅

《山东文学》主编 刘玉栋

《当代小说》副主编 段玉芝

《万松浦》编辑部主任 王月峰

《青岛文学》主编 李林芳

4.现象解析

张志忠:入学提交作品讲评

孙基林:诗歌的抒情与叙事

张立群:回忆录与传记文学的写作

于京一:网络文学创作的入门与提升

赵  坤:像汪曾祺一样写出日常生活的韵味

马春光:古典诗歌入门

李  岩:影视文学剧本创作入门

陈若谷:科幻文学中的现实与幻想

5.写作工坊与分享

第一期主持人 孙基林

第二期主持人 马春光

第三期主持人 赵  坤

第四期主持人 张立群

(预先提交创作作品,课堂现场讨论,老师点评、学员互评与写作经验分享)


专家介绍

徐贵祥,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华文学基金会理事长,中国作协军事文学委员会主任,著有长篇小说《历史的天空》《高地》《对阵》《八月桂花遍地开》《英雄山》《琴声飞过旷野》,中篇小说《弹道无痕》《潇洒行军》等。荣获茅盾文学奖、人民文学奖、全军文艺奖等,是当下最为活跃的战争文学大家。电影文学剧本《弹道无痕》获五个一工程奖、中国政府电影华表奖等。根据其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历史的天空》荣获众多奖项,是长盛不衰的热播剧。

周大新,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得主。先后出版长篇小说《走出盆地》《第二十幕》《湖光山色》《天黑得很慢》等10部12卷,中篇小说《向上的台阶》等33部,短篇小说《汉家女》等70余篇。另有散文、剧本等作品。先后获得茅盾文学奖、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人民文学》奖、冯牧文学奖、老舍散文奖、中国政府出版奖等奖项。部分作品被译成英文、法文、德文、西班牙文、阿拉伯文、希腊文、日文、瑞典文、土耳其文、韩文、越南文、俄文、波兰文、哈萨克文等多种语言在国外出版。

周安华,山东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大学中国影视文体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戏剧影视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特聘专家、中国高校影视传媒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高校影视史学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高校电视艺委会副主任、《电影艺术》《世界电影》等杂志编委、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首席专家,中国电视金鹰奖评委、(中国)传媒艺术网主编。

朱自强,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海洋大学国际儿童文学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副会长,荣获第十八届“国际格林儿童文学奖”(奖励在儿童文学研究领域成就卓著的世界各国学人)、蒋风儿童文学理论奖等。

赵德发,当代著名作家、山东省作家协会原副主席、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经山海》《大海风》、“农民三部曲”(《缱绻与决绝》《君子梦》《青烟或白雾》)、“宗教文化姊妹篇”(《双手合十》《乾道坤道》)等。曾获人民文学奖、百花奖、五个一工程奖等。近日热播电视剧《万物生》即改编自《缱绻与决绝》。

铁流,当代著名作家,现任山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报告文学委员会副主任、青岛市作家协会主席。‌代表作品‌有《靠山》《国家记忆:一本〈共产党宣言〉的中国传奇》《中国民办教育调查》《见证》等。荣获鲁迅文学奖报告文学奖、五个一工程奖、泰山文艺奖等。

许晨,当代著名作家,原山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山东文学》杂志社原主编,青岛市作协名誉主席,致力于海洋文化题材创作,出版有《第四极:中国“蛟龙”号挑战深海》《一个男人的海洋》《耕海探洋》《深海奋斗者》《渤海魂》等,荣获鲁迅文学奖、冰心散文奖、山东省精品工程奖、泰山文艺奖等。

衣向东,当代著名作家、编剧。曾任武警总部文学刊物主编,北京联合大学艺术教育中心艺术总监。著有长篇小说《牟氏庄园》《站起来说话》《一路兵歌》《赵城金藏》《敌后兵工厂》《向日葵》《乐道院》《曾在部队扛过枪》,长篇报告文学《桥——“枫桥经验”55周年风雨历程》《震区警察的记忆》,影视剧有《牟氏庄园》《我们的连队》《护卫者》《好人大冯》《火影雄兵》《像兄妹一样手拉手》《立秋》《将军日记》《我叫刘安顺》等多部。获鲁迅文学奖、老舍文学奖、北京市文学艺术奖、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奖、《小说月报》百花奖、阳翰笙剧本奖、方志敏文学奖等。

李浩,当代著名作家,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河北省作协副主席。著有小说集《谁生来是刺客》《将军的部队》《变形魔术师》,长篇小说《如归旅店》《镜子里的父亲》,评论集《在我头顶的星辰》《阅读颂,虚构颂》、诗歌集《果壳里的国王》等共计30余部。荣获鲁迅文学奖、庄重文文学奖、蒲松龄文学奖、孙犁文学奖、《人民文学》奖、《十月》文学奖、建安文学奖等。作品被译成英文、法文、德文、日文、俄文、意大利文、韩文在世界各国出版。

张金凤,当代著名作家,齐鲁文化之星,山东省散文学会顾问,胶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出版《空碗朝天》《踏雪归乡》《汉字有张人类的脸》等,获泰山文艺奖、叶圣陶教师文学奖金奖、孙犁散文奖、林语堂散文奖、《中国作家》鄂尔多斯文学奖、《北京文学》年度奖等。多篇散文成为中高考考题。

孙基林,山东大学诗学高等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荣获第五届昌耀诗歌奖·理论批评奖、《香港文艺》2024年度中华桂冠评论家、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山东省刘勰文艺评论奖、泰山文艺奖等,入选“中国当代十大杰出青年诗评家”。

谢锡文,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山东省写作学会副会长,山东大学“文学生活馆”创办人,山东大学创意写作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20世纪中国文学整体研究、新闻学与传播学实务研究和创意写作研究,亦从事散文创作。著有《边缘视域人文问思——废名思想论》,主编《领读经典》等。

项目负责人张志忠,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山东大学荣聘教授,当代文学著名评论家。中国作家协会茅盾文学奖评委,鲁迅文学奖评委。在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任教16年,期间曾任文学系主任,参与培养的多名部队作家相继荣获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在指导文学创作方面有丰富经验。


项目须知

上课时间:2025年10月18日—2025年12月27日 周六全天上课。

上课地点:山东大学青岛校区(青岛市即墨区滨海路72号)+李沧区李村附近教学点(具体地点待定)。

上课方式:线下课程(面授)(其中“领读经典”为线上课程)。上课期间交通及住宿自理,协调山东大学校内就餐及校内住宿。

班级人数:满30人/班(未开班全额退费)。

项目结业:课程考核合格者,将统一颁发“山东大学非学历继续教育结业证书”。

课程主办:山东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


报名缴费

一、费用说明

1.13800元/人,由山东大学统一收取,开具中央非税收入统一票据(电子)。

(1)9月22日前(含当天),转发此招生启事至朋友圈集齐三十个赞并报名(入学前需提供朋友圈真实截图),可享受9折优惠。

(2)两人及两人以上组团报名,享受9折优惠。

(3)山东大学师生和校友享受9折优惠。

2.报名时间:2025年9月11日—2025年9月22日。

二、入学程序

1.识别下方二维码,在线提交报名表,山东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审核报名材料。同时提交入学作品1-2件,体裁不限,开班后将做一次作品讲评。


2.待学员报名人数达到规定的开班人数后,9月23日招生老师会统一发送缴费通知;学员收到缴费通知后,请于9月26日前将费用直接汇入山东大学官方账户:

 户名:山东大学

 纳税人识别号:12100000495570303U

 地址: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滨海路72号

 电话:0532-58630097

 开户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即墨蓝谷支行

账号:37150199766500000030

(请学员将学费直接汇入山东大学账户,备注学员姓名)

3.办理学费转账并将付款回执扫描并发至下列邮箱:rwysyjy@sdu.edu.cn

4.正式录取。

三、退费政策

如人数不符合开办要求或其他原因未能开班,将全额退费。如正常开班,2025年9月29日-10月13日个人申请退学,退还已交费用的50%;2025年10月13日以后申请退学,不予退费。

四、联系方式

联系人:李老师、马老师

电话:0532-58630210、0532-58630203

邮箱: rwysyjy@sdu.edu.cn


【 作者:人文宣  来源:   责任编辑:李凤轩 】

下一条:2025秋季学期通识课程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