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回到首页

科学研究
南开大学教授罗振亚作“21世纪新诗形象的重构与障碍”学术报告
时间:2024年11月11日 09:13 浏览量:

11月6日,南开大学教授罗振亚应邀作题为“21世纪新诗形象的重构与障碍”的学术报告。人文社会科学青岛研究院教授张立群主持,五十余名师生参加报告会。

FD00D3069EF9B5972DD5E4636F93499A.jpg

罗振亚的报告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方面是21世纪新诗喜忧参半的发展现状,他认为“死亡”论者的观点过于悲观,不该把当下诗歌同古代诗歌相比,而“复兴”论者对喧嚣背后的隐忧注意不够。第二方面是21世纪新诗形象重构的三大亮点:一是诗人们认识到诗在任何时候都应该有所承担,注重最大限度地寻找诗歌与当代生活之间的对话、联系;二是21世纪新诗的艺术表达水准普遍提高了,技巧运用愈加内在娴熟,风格辨识度趋高;三是新诗的写作实现了自由本质,使个人化写作精神落到了实处。第三方面是21世纪新诗重构所面临的障碍,主要体现为有分量的作品少、“纸上文本”多、书写形式革命日渐暴露出弊端、事件化倾向有所抬头、新诗在艺术手段乃至阐释方式上还没有彻底摆脱“古典”诗歌和诗学的笼罩等方面。罗振亚认为,21世纪诗歌与真正的繁荣期尚有距离,但路向准确,成效初显,孕育着走向成熟的可能。

报告结束后,罗振亚与师生就相关问题进行了互动讨论。张立群在总结时提出,此次报告宏观与微观相结合,为新世纪诗歌做出精准诊断,为新诗研究提供了重要方法论。


罗振亚,南开大学新诗研究中心主任,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为中国作家协会诗歌委员会委员、中国新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写作学会副会长、鲁迅文学奖评委、《文学评论》等刊编委。出版《朦胧诗后先锋诗歌研究》《与先锋对话》等专著十余部,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文艺研究》等刊物发表文章三百余篇;主持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一般项目;获天津市优秀社会成果一等奖、黑龙江省优秀社会成果一等奖、星星诗评家奖、扬子江诗学奖、建安文学评论奖、中国当代诗歌奖批评奖等多种奖项。


【 作者:赵刘昆  来源:   责任编辑:何鲁燕 】

上一条:温奉桥教授做客第二十三期“横渠”学术论坛

下一条:“现代诗歌文献史料的整理与阐释”学术论坛在山东大学举办